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行测 > 数量关系 >

行测:图解多次相遇问题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6-07-11

三支一扶行测解题技巧:数量关系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关系包含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重要内容,是行测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考生熟悉行测复习内容,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您提供答题技巧,供广大考生学习。

很多考生提到数量关系就头大,提到数量关系里面的行程问题更是头大,不知从何下手,所以绝大部分考生选择放弃。其实,这是不明智的,数量关系所占的比例大,分值高,它得分的多少直接决定我们的成败。我们一直都知道关于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等都是我们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几乎每年都会考,它属于重点题型。并且题目人出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对于2016年的接下来的省考来说,大家应该相当谨慎,出现的频率会也会比较高,考生们一定要预留时间进行复习。所以,中公教育就此将行程问题中的多次相遇问题进行相应的梳理,使考生们能够马到。

1、直线同时同地同向

一般可以描述为甲、乙同时从A、B两地同一端出发,两人不断往返于A、B两地之间。

设甲乙同时从A地向B地出发,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那么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由图可知,他们所走的路程之和为2倍的AB,从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又走了2倍的AB,依次类推,后面每次相遇时两人走的路程和都是2AB,所以每从前一次相遇到下一次相遇之间两人走的路程和的比例是2:2:2……

由于甲乙两人的速度不变,相遇过程中速度和也始终不变,由相遇路程=两人速度之和×相遇时间,可知,从前一次相遇到下一次相遇之间两人走的路程所用时间比例也是2:2:2……

同理可得,从前一次相遇到下一次相遇之间单个人甲或者乙走的总路程

的比例也是2:2:2……

那么,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AB,由上述推出,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是4AB,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三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是6AB,依次我们可推出其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例题:甲乙两人在操场上的A、B两地之间练习往返跑,甲速度8m/s,乙5m/s,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达B地后返回,已知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离AB的中点5m,请问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中公解析:因为

时间一定,且t、s未知,,则设S=13份

则,第一次相遇时,和走了2AB=26份,所以,甲走了16份,乙走了10份。若以甲为例,那么第一次走了16份,则到第二次共走了32份,(1:2:3:…)

那么,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AB,由上述推出,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是4AB,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三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是6AB,依次我们可推出其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例题:甲乙两人在操场上的A、B两地之间练习往返跑,甲速度8m/s,乙5m/s,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达B地后返回,已知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离AB的中点5m,请问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中公解析:因为

时间一定,且t、s未知,,则设S=13份

则,第一次相遇时,和走了2AB=26份,所以,甲走了16份,乙走了10份。若以甲为例,那么第一次走了16份,则到第二次共走了32份,(1:2:3:…)

所以,可可知甲走的路程为包含了2个全程多走了6份

而13份的中点为6.5份,所以相差0.5份

故最终答案为AB之间的距离是130米。

2、直线同时异地反向

一般可以描述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两人不断往返于A、B两地之间。

中公解析:同样,设同一时间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那么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由图可知,他们所走的路程之和即为AB两地的距离,从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又走了2倍的AB,同理从第二次相遇后到第三次相遇时两人也走了2倍AB,依次类推,后面每次相遇都是走2倍AB。

由于甲乙两人的速度不变,相遇过程中速度和也始终不变,由相遇路程=两人速度之和×相遇时间,可知,从前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所用时间若为1份,则接下来前一次相遇到下一次相遇之间两人走的路程所用时间比均为2份。

同理可得,从前一次相遇到下一次相遇之间单个人甲或者乙走的总路程 或 的比例也是1:2:3……

那么,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AB,由上述推出,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是3AB,从最开始出发到第三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是5AB,由此可依次推出其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例题: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地52km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立即原速返回,在离A地44km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由题干可知,从A城出发的汽车,第一次相遇:52km(1:3:5…)则可知,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从A城出发的汽车一共走了

: 所以两倍的城间距离为156+44=200k 由此可推出两城间距离为

故最终答案为两地相距100千米。 

行测答题技巧:数字推理之等差数列浅议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助力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的备考内容是《事业单位数字推理之等差数列浅议》,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一举!

中公教育一直贯彻无论大考小考,数字推理都需简单了解的复习建议,帮助大量考生沉着应对。本文就数字推理最常考的等差数列做几点分析,旨在帮助考生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出题模式,以便大家更好地准备下半年的事业单位考试。

例1: 7 7 9 17 43 ( )

A.118 B.117 C.122 D.123

解析:从整体特征来看,数字变化幅度较小,建议采用做一次差的方式。作一次差后数字是0,2,8,26,新形成的数列依旧单调,继续做差,形成新数列2,6,18,观察可得分别是三倍关系,则下一项是54,往上推,可知答案为123,选D。

总结:做一次差后数字呈递增规律,说明做差这种方式是有效果的,故继续采用做差,判断做差效果的重要标志是单调与否。

例2:7 11 16 25 54 ( )

A.98 B.127 C.172 D.203

解析:题目给出数字呈现单调趋势,故做一次差,形成新数列4,5,9,29,观察新数列,依旧单调,此时可继续做差,新数列为1,4,20,观察可得呈倍数关系,4倍,5倍及6倍,下一项为120,往上推可得答案为203,选D。

就事业单位考试而言,考生需要了解等差数列的另一常规出题模式,例2作一次差后形成的数列为4,5,9,29,所谓构造网络,即用前两项之差推出第三项,即4的4倍为16,5的5倍为25,9的6倍为54,故下一项是29的7倍,为203,与上一解法的答案一致。作一次差结合构造网络的核心要点是要形成两项推到后一项的意识,这是数字推理真正的难点。

巩固练习

1.1 5 10 12 23 ( )

A.27 B.36 C.7 D.6

解析:做一次差后得4,5,2,11,一般情况不单调的话,我们不会继续做差,但也需注意,有时情况较特殊,此题继续做差为1,-3,9,呈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27,往上推,答案为7,选C。

2.2 4 4 0 16 ( )

A.256 B.116 C.236 D.366

解析:做一次差,形成新数列2,0,-4,16,此数列呈现无序特征,这种情况一般都需要往后推一项,即2的平方为第三项4,0的平方为0,-4的平方为16,故答案为16的平方为256,选A。

本文就数字推理常考考点之等差数列做以上几点说明,并配以几个例题帮助考生理解。数字推理本身是一个灵活性极强的题型,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在今后的各个考试中,考生都能有一个比较高的正确率。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