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增加许多。
明代开始,窑址都趋於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於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1、青花釉红:明代窑址都趋于集中在景德镇,官窑民窑都偏向于彩绘,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青花釉红的搭配相植,也制造了创新的作品。
2、斗彩:成化瓷采用斗彩,先用青花料描出轮廓,釉烧之后,再加上釉上彩,填入五色,增加艳丽,极为有名。正德年间采用回青,淡而暗,胎质也欠洁白较不如成化碗盘之类较多,渣斗是其独特的地方。
3、德化窑: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成为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德化窑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
(八)清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
1、粉彩:雍正时期则以粉彩最有成就,粉彩主要特征是用色调柔和淡雅,比例精细工整,故又称“软彩”;采用白粉扑底成立体状再加色彩,并染成浓淡明暗层次,清新透彻,温润平实,深具工笔花鸟之意味及浓厚的装饰性。
2、珐琅彩:乾隆时期综合各种工艺技法,运用在陶瓷之上。景德镇瓷胎运到宫廷,画院化工用进口珐琅彩加以彩绘,又称“瓷胎画珐琅”,极具宫廷气息,以“古月轩”作款式,成为古月轩瓷,属宫廷秘玩。
例题:
1.(单选题)越窑青瓷胎骨较薄,釉色均匀青翠,主要分布在()
A、广东 B、浙江一带 C、福建 D、安徽一带
答案:B。解析:越窑在浙江绍兴,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它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一色青翠莹润。
2.(单选题)景德镇被称为“瓷都”是源于什么时期()
A、唐 B、宋 C、元 D、明
答案:C。解析:元代在景德镇设计官窑,制作精美,装饰花纹中常有“枢府”二字,因而又称枢府窑,景德镇渐形成全国瓷器制造中心也是从元代开始。
3.(多选题)下列诗句是形容青瓷地有()
A、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
B、“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软旋薄水盛绿云”
C、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D、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答案:ABD。中公解析:越窑在浙江绍兴,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它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一色青翠莹润。陆龟蒙形容青瓷釉色的意境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顾况将青瓷形容成玉:“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徐夤(yin)则形容秘色瓷是“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软旋薄水盛绿云”。孟郊的诗更令人想象无穷:“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茶品完后的青瓷如荷叶。故ABD三项是形容白瓷的,D项是杜甫描写白瓷的诗句。
好了,小伙伴们,我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