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426286813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隐性主旨类的题目,考生对这类题目往往比较头疼,要想做好这类题目,仍然要把握好行文脉络,它是这类题目的“敲门砖”,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经过对试题的剖析和总结,发现主要有以下两种:
1、事实阐述——指出问题
这类文段会在文中阐述具体事实,随后笔锋一转,会提出一个问题,作者想要表达的还是去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具体应用一下:
【例题】世界烹饪的三大风味体系中,法餐和土耳其的美食文化项目已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餐饮界的一大憾事。关于申遗工作,世界各国都是举国家之力来做。在国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基本靠政府推动,但美食申遗现在多由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在推动,而仅靠协会自身的资金、能力、难度很大。
这段文字意在暗示:
A.中国的饮食文化没有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B.其他国家申遗工作的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
C.政府部门应尽早地积极推动中餐申遗工作
D.美食申遗未能成功是因为误读了评选标准
【答案】C。中公解析:文段第一句话说明世界烹饪三大体系中法餐和土耳其的美食项目先后入选世界非遗目录;第二句话说明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没有入选是一大憾事;第三句话说明申遗工作别国都是举国家之力做;第四句话点明我们国家美食申遗存在的问题——不是靠政府而是靠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难度很大。因此主旨应该是解决该问题,美食的申遗也要依靠政府推动,即C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