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总文段:总句是重点
分总文段大家要稍微注意一下,一般情况下会出现讲道理/举例子-得出结论;客观事实-评价;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结构,这个时候毋庸置疑我们看“总”,同义转述即可,但是,一旦文中出现的是原因分析-事实本身,也需要前后都看。
例2: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B. “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C.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D.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答案】A。中公解析:通过全文阅读我们知道文段前后为分总结构,倒数第一第二句是题干材料的总句,其他的则为分句。倒数第一第二句是重点。重点是“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故选A。
相关推荐: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主旨观点题究竟需不需要推断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