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文段最后得出结论的语句“因此,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是文段的重点句,整个文段讲的就是媒体监督不应该被赋予过多的期望的原因。因此,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便是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因此选A。
第二、关键句法之对策句
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时,末尾的对策句即为关键句,这个和刚才提到的首尾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具体。
【例3】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阱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 B.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导和约束
C.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D.怎样在群众和上级间达到平衡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题干讲的是官员监督,一个是群众监督,一个是上级评议,后文提出对策,只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有机机会,才会避免片面,此句即为题干主旨,进行转化,也就是C项。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提醒考生,不是所有题目都会有明显的关键句,我们还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一步锁定关键信息,确定文段主旨,以更好地保证正确率。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