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行测 > 数量关系 >

行测备考:年龄问题

中公教育 2016-07-21

【中公解析】设甲、乙、丙在2008年的岁数为x、y、z。由题意有:x+y+z=60,x+2=2(z+2),y+3=2(z+3),解得x=24,则甲是在1984年出生的。故选答案C。

【例3】 孙儿孙女的平均年龄是10岁,孙儿年龄的平方减去孙女年龄的平方所得的数值,正好是爷爷出生年份的后两位,爷爷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问孙儿孙女的年龄差是多少岁?

A.2 B.4 C.6 D.8

【中公解析】设孙儿为x岁,孙女为y岁,则x+y=20。依题意可得40≦x2 -y2<50,化简得40≦(x+y)(x-y) <50,将x+y=20代入,可得2≦x-y<2.5,因为年龄差必定为整数,所以x-y=2。故选答案A。

【例4】李工程师家里有4口人,母、妻、儿、本人。2013年,4人的年龄和为152岁,平均年龄正好比李工程师年龄小2岁,比妻子大2岁,若2007年时,妻子年龄正好是儿子的6倍,问哪一年时,母亲年龄正好是妻子年龄的2倍?

A.2004年 B.2006年 C.2008年 D.2010年

【中公解析】由题意,2013年四人的年龄和为152岁,则平均年龄为152÷4=38岁,故2013年李工程师年龄为40岁,妻子年龄为36岁。2007年时,妻子为30岁,则儿子为5岁。故2013年,儿子为5+6=11岁,母亲为152-40-36-11=65岁。母亲与妻子的年龄差为29岁,故当妻子29岁时,母亲年龄为其两倍,即58岁。故36-29=7年前,2013-7=2006年,母亲的年龄是妻子的2倍。故选答案B。

年龄问题在行测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解法又多种多样,想要得分也相对容易。中公教育希望大家能仔细体会这部分的内容,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资料分析让人头疼,但是在行测试卷的五大专项中资料分析却是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前提是只要考生熟练掌握九九乘法表,并会进行会加减乘除的基本列式。中公三支一扶教育认为,要想在行测考试中拿到满意的分数,解答资料分析一定要做好——阅读、列式和计算。

(一)阅读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文字型、图形类和表格型。文字型资料分析中,数据往往较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找到,这就需要考生在读材料时有针对性地读重点——圈名词。常考的概念如过去的量、增长率、比重等都是用来列式的,同一概念的列式形式没有区别,但是“谁”的增长率、“谁”的比重就不一样了,找“谁”就是“圈名词”确定重点的过程,40秒内速读完“名词”。

表格型资料分析相对简单,考生需要看标题(总括性名词)、第一行(看名词)第一列(看有无异常单元格)、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表格。

图形类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考生需要看标题、横轴、图例、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材料。

资料分析的材料往往是三种类型的两两混合,如文字加表格、文字加图形等。这就要求考生对于每一种类型该怎么读非常熟练。

(二)列式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对资料分析的常考概念熟记于心,比如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等概念的含义、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概念的考点又有哪些。当快速读完材料后,考生们应在8秒左右准确列出问题的式子。

(三)计算

这一部分是资料分析的重头戏,它考查考生对数据的估算能力。考生在日常练习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掌握一些重要的估算方法——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和同位比较法。哪种列式形式应该用哪种估算方法才能快准狠地估算出正确答案,考生应辅以大量的练习掌握上述方法。

中公三支一扶教育认为,要想提高资料分析部分的分数,考生需要沉心静气地投身到中去,在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不焦躁、不盲从,牢记阅读、列式和估算的方法。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