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行测 > 言语理解 >

2019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行测言语题如何识别“伪装者”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9-03-22

三、深层对比分析

对于隐性主旨介绍中第一种结构中的例子,这里提出两个选项进行对比。A我国人民应抛弃浅阅读,B浅阅读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初学者对比两个选项,就会觉得A是过度推断了,但其实这段文字完全符合隐性主旨的行文结构。作者介绍浅阅读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也是为了警醒国民应放弃浅阅读,回归真阅读或深阅读。所以这里应该选择A,B选项就是片面的。接下来第二种结构中的例子也是提出两个选项:A浅阅读治理应治媒体之德;B 应控制媒体在阅读领域的作用。通过阅读文本,文字中已经具体介绍了浅阅读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既然作者已经分析清楚了原因,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我们可以如何解决,应该如何解决。所以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的观点就是治理媒体才能解决浅阅读泛滥的问题。至于B选项,“控制”二字实在无法得出,文中并没有说媒体之乱,属于过度推断。第三种结构中的例子同样也是提出两个选项:A 我国需加快重型燃气轮机的研究步伐;B 重型燃气轮机是我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必要条件。文中强调了重型燃气轮机的重要性,然后说明了我国研究重型燃气轮机的进程缓慢。所以这一不足是急需弥补的,不然难免让其他大国看笑话。因此,A选项符合,至于B选项,“必要条件”无法得出,且文段论述的内容并非我国要依靠重型燃气轮机来获得国际地位,属于过度推断。

四、得出结论

1、无论什么文段,对策项慎选。有的文段本身介绍的就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些道理或客观事实,所以并不需要解决,这个时候强行解决无疑是过度推断;2、隐性主旨一般都有确定的行文结构,如果需要提出对策,要根据题干中的分析。如果说题干仅仅分析了危害,那么可以提出的对策往往是大方向上的对策,比如需要解决或急需解决之类,一些具体细化的对策是无法得出的;如果题干中分析到了原因,则可以提出的对策一定要结合原因,不能从问题直接就想当然的提出对策;3、隐性主旨中可能会涉及因果文段,但因果文段本身是一种微观上的行文思路,和议论文性质的文段并不冲突,所以主旨是提对策还是因果关系还需要分析作者对问题的明确看法。如果没有明确看法的或者看法本身是好的,一般作者仅想表达因果关系,强行提对策无疑是过度推断;而如果作者强烈表达了各种不满或字里行间透露着讽刺意味,那作者肯定是希望解决这一问题的。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为大家带来的几点考试秘笈,希望大家能从中总结经验和技巧,争取在主旨判断类题型中考高分,接下来留给考生的备考时间也不多了,大家务必找到该类题型的解答技巧,争取在最后考试中一举拔得头筹。

相关推荐2019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带你走出题目人的迷雾森林

查看更多>>>

2019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是什么?

2019年三支一扶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2019年三支一扶报考条件是什么?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