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457198143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所谓主旨观点类的问题,其实就是通过阅读文段来判断作者的意图或者主要观点。对于一些简单的文段,我们可以通过找主题词或者标志词语来划分文段重点,提炼文段主旨,而有时,通读文段我们会发现其结构上并无主次之分,这就需要我们通读整段文段,分析主旨了。对于这一类,主旨并未在文段中明显给出,需要我们去归纳提炼,我们将其称为隐性主旨。那么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带大家来看看几种比较常见的隐性主旨的类型。
一、故事哲理类材料
这类文段一般会记叙一个小故事,故事中会蕴含一定的哲理,但文段中并不会直接告诉我们道理,需要我们根据文段所叙述的故事来提炼出道理。
【例1】有个登山的人在途中遇到暴风雪,不久就迷路了。而他的御寒装备又不足,他明白,如果不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在他四肢已冻得麻木时,他发现了一个快要冻僵的人。登山人毅然停下来,甩掉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那个人的血脉流通了,而登山队员在不断的按摩中获得了温暖。于是奇迹出现了,两个几乎冻僵的人相互搀扶着,终于艰难而又十分庆幸地走出了死亡的雪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毫不吝惜的付出,必有毫不吝惜的回报
B.给予是相互的,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
C.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答案B。文段主要讲的是登山人在挽救一名快冻僵的人的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由此可以得出的道理是给予是相互的,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只有B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