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277156021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今天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给大家对片段阅读中的选择迷惑项做下详细说明。
以题为例进行讲解:
【例1】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英俄翻译试验的首次成功拉开了机器翻译研究的序幕,随后机译研究出现热潮。但由于当时人们忽略了自然语言和翻译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机器自身的局限性,机译系统的翻译质量很差,还闹出了不少笑话。1964年,为了对机译的研究进展作出评价,美国科学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综合调查分析和测试,最后公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否定了机译研究的可行性,并建议停止对机译项目的资金支持。这份报告的公开发表给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机译研究当头一棒,各国的相关研究陷入了近乎停滞的僵局。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机器翻译的研究在早期并非一帆风顺
B.英语和俄语的相似性更适合于机器翻译
C.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转换的难度极大
D.自然语言的复杂性是机器翻译的主要障碍
【伪装者】C/D。
很多考生看完文字不知道到底说了什么,一般会读第二遍,发现原文第二行末尾提到了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就去选择C或者D了。到底错在哪里了呢?他们只是原文中的一个词而已,并不能把文段核心意思进行概括。
【正确答案】A。
方法1:主题词法,在考试过程中“断章取义”项一般容易偏题主题,那么我们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就可以关注全段的主题词——文段的论述对象。以本题为例,第一句提出“……拉开了“机器翻译研究”的序幕,以及掀起热潮……”,第二句提出各种原因的限制,“机器翻译研究”闹出笑话,第三四句提出美国的报告给正在发展“机器翻译研究”当头棒喝。也就是说本段文字都在围绕“机器翻译研究”展开论述,选项中必须出现此论述,否则属于偏离主题,符合答案的只有A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