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139926693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今天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给考生们介绍一种在文段阅读中的如何快速解决一类主旨类的题目的方法——行文脉络分析之分总结构。
行文脉络指的是作家在文章生成过程中的谋篇布局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强调谋篇布局的重要性,为了表达一定的观点,如何有条理的表达观点,就需要精心的谋篇布局。行测考试遇到的文段多数是议论性质的文段,考生在做此类题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章解构的过程。所以,必须通过行文脉络的分析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分总结构,分句是为总句提供论据和支持。重点应该在总句,正确答案是总句的同义转述。
分总文段之一:事实介绍+得出结论
一个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有强烈创新欲望的人,哪里都是他产生创新火花和灵感的风水宝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创作、创新还是创造,都永远属于那些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有许多知识和学术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这里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课堂也可以成为创新的重要场所
B.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C.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D.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创新思维
【答案】A。中公解析:文段一、二句讲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容易创新,其后引出观点“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整个材料构成“事实介绍观点——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总”的部分是材料的主旨,即课堂也可称为创新的重要场所。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传授知识”,故D错误。材料叙述的主体是 “课堂”,B、D项中主体错误,均不选。因此正确答案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