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体阅读示例
【例题】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能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
B.制度建设是保证专业评估合理性的基础
C.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
D.就业率不是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答案】B
【中公解析】此题有不少考生会误选C,其实只要能够了理解阅读的目的,此题就能迎刃而解。题目的问题是作者的意图,从意图来说,摆事实是为了讲道理,讲道理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最终的意图应该是解决问题,尤其是题干已经涉及到解决问题的层面。高校的专业设置确实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为了能够将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就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所以从阅读目的来说,文段重点在解决问题,自然能看到“制度建设”,而后文都是对制度建设的举例和具体分析,所以文段的重点应该是“制度建设”,选择B选项也就理所当然了。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相信考生们通过这道例题可以发现阅读时无效信息的干扰总是选错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阅读的本质目的没有找准。片段阅读作者是为了介绍事物本质,阐明哲理,还是提出建议,考生只有明确目的,方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最终制胜考场!
相关推荐: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辨析干扰项 速解行测细节阅读题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