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426286813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一、语感法
这种方法对语言文字功底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基础比较好的应试者,当然应试者在实在选不出正确答案时也可考虑使用。
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言感觉从哪儿来,这必须要依赖在平时阅读中的修养,在生活中 多关注和注意。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主观的学习,加上生活中 的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就形成了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即语感。形成语感后,考试就可以通过综合考虑题干文字的语体色彩(书面/口语)、语言风格、习惯搭配等因素,将备选项带入题干,选出最佳答案。
【例题】中华民族—直以其强烈世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人们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增强 要求 B.提高 结果
C.加强 需要 D.提升 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与词语的习惯搭配。解决本题的重点在于语感,即语言习惯的问 题,同时,两个词的选择题更适合用排除法来解决。“加强”一般暗含着“不是很强”的意思;而“增强”则 表明“原来已经很强了,需要增加一些以便更强”的意思。从第一空的选词来看,“提升意识”的搭配毫无疑问是不恰当的,排除D项。对于第二空的选词,可以轻松地排除掉“结果”和“需要”,“必然要求”的搭 配是最恰当也是最符合语意的。故选A。
本题的题干文字出自杨德东的《社会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及重塑》(《中州学刊》2007年0 2期)一 文,并被《新华文摘》2007年第14期转载。对于语感好的同学,仅凭语感就能够判断第二个空格应该填 “必然、要求”,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当然,如果应试者的阅读量很大,曾经看过这篇文章,并在平时的阅 读中注意词语的使用与积累,则更容易直接选出答案。
二、望字生义
我们的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达汉语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 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 以又叫方块字。如:车、上、明、问等。车、上、明等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 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应试者在考试中遇到自己不能准确解释,或确定选择的时候,不妨用“望 字生义法”。顾名思义,望字生义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 义和用法。’
【例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
(2)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
(3)奥运会是国际普遍———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
A.收集 内蕴 关心 B.搜集 内蕴 关注
C.搜集 品位 关注 D.收集 品位 关心
参考答案解析请点击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