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人文 >

2018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理解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8-05-22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但公共基础知识点浩如烟海,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人文类常识的相关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720106500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更多省份群:点击添加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对于这一点考生们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唯物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产生来自于社会存在。同学们在学习这一块的内容时主要从社会存在这方面深刻理解,这样在社会意识方面就能很好把握了。当然,社会意识这一块着重把握的是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条件、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三块内容。在考试中,多选题这里可以出一个题目,就是问社会存在包括了哪些内容。单选题问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即“生产方式”。而这三者在理解上也是有内在逻辑的。比如,中华文化可以说是农耕文明,而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源自于华北平原。各位是否想过,为什么不是看起来自然条件更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长江不是母亲河而是黄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下。还是得回归到最先的地理方面理解。我们在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时,得回到上万年前的这片土地,那时的这个大陆温度更高,华北的温度相当于现在的江南地区温度,而江南地区则更像是现在的云南一带。因此我们可以从地理方面发现,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带更适合农耕。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农耕文明可以说是“两黄文明”,也就是黄河和黄土高原孕育的文明的。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