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词语积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只要有自觉、勤奋的态度就够了的,掌握方法是提高词语积累的效率和维持其长期性的重要保证。那么,词语应该以什么样的范围来积累呢?
近些年来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中对词汇的考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高频词汇增多。高频词汇指的是在公考行测中多次出现的词语。对公考不了解的学生可能会以为,在考试中,考过的考点应该会避开吧?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在言语中具体表现为,考过的很多词语还会在历年考试中反复地出现。如“南辕北辙”一词在历年公务员考试中已经考查过6次(如: 2009国考、2012年陕西省考、2013国考、2015年国考)。考查过3次以上的很常见,像不谋而合、司空见惯、无所适从、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等等。至于出现2次的则举不胜举了。为什么考过词语会反复再考呢?因为公务员考试测查的是考生的基本语言能力,考的都是日常应该掌握同时又有一定难度的词语,并不会特别去考比较专业或偏僻的内容。而日常应该掌握又有一定难度的词语,范围并不大,所以也就很容易考过再考了。
因此,考生只需在遇到试题的过程中逢陌生或有疑问的词语必查,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词语积累范围。此外做模拟题或示范题时也可以再补充一些词语,扩大积累范围。而直接拿着一本成语词典或参考中小学语文考试的范围就不建议了。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