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疑惑得以解决:一、十字交叉法应用的题型是平均量的混合问题。所谓平均量是能写成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形式,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几个比值混合之后得到一个新的比值。二、因为是平均量进行混合,平均量都是有分母的,十字交叉作差之后的比为部分平均量分母的比。
接下来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给大家总结常用十字交叉法的几类问题十字交叉后得到的比分别对应的部分平均量之比。
1.浓度混合问题(浓度=溶质/溶液),交叉作差对应比为两种溶液之比;题目描述的是溶液质量,即为溶液质量之比,题目描述溶液体积,即为溶液体积之比。
2.工程效率的混合问题(效率=工作总量/时间),交叉作差对应比为两者时间之比。
3.行程速度的混合问题(速度=路程/时间),交叉作差对应比为两者时间之比。
4.平均分混合问题(平均分=总分/人数),交叉作差对应比为两者人数之比。
5.整长率的混合问题(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交叉作差对应比为两部分基期量之比;
6.比重的混合问题(比重=部分量/整体量),交叉作差对应比为两者整体量之比;
7.成本利润混合问题(利润率=利润/成本),交叉作差之比为两个成本之比,不过利润的混合问题要注意看题目,题目涉及的是不同种商品,即为成本之比,涉及同种商品时,那么成本之比就是商品个数之比(成本=单个成本×个数),因为同种商品单个成本相同,要因题而异。
下面我们看两道例题的分析,通过例题的讲解真正做到融汇贯通。
例1:某高校2006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长2%,其中本科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减少2%,而研究生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多少人?
A.3920 B.4410 C.4900 D.5490
【中公解析】这是一个平均量的混合问题,因为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所以增长率也相当于平均量,增长率的分母是基期即2005年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之比。可用十字交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