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行测 > 数量关系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备考:极限思想之统筹类极值

中公教育 2016-09-02

【导语】在三支一扶考试中,行测题目信息量大,难度较高,如何快解这类题型?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精心准备三支一扶行测答题技巧,助你行测考试

一、知识铺垫

1、什么是极限思想

所谓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如一条船顺水而下用时t1,逆流而上用时t2,则当水速增大时,t1+t2如何变化?当水速增大时,t1会变小,而t2会变大,但是,t1与t2,哪个变化大不知道,所以t1+t2如何变化也不清楚。此时如果改用极限的思想来思考的话就会比较简单,假设水速增大到无限大,则此船肯定回不来了,即t2无限大,此时虽然t1变小,但相对于t2而言,t1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所以,t1+t2变大了。

2、适用极限思想的题的题型特征

题干或问法中出现最大或最小、最多或最少、至多或至少。

3、极限思想的核心:凑、均、等、接近

二、极限思想之统筹类极值的应用

【例题】有一种公文皮包,在甲商场零售单价为110元,购买100只以上可按八五折;在乙商场零售单价为125元,购买50只以上可按八二折。某单位要购买80只该种公文皮包,可去两家商场购买,问至少要花多少钱?

A.10000元 B.8800元 C.8200元 D.7760元

【中公解析】购买80只,在甲商场购买,单价为110元;在乙商场购买可享受,单价为125×0.82=102.5元<110元,乙商场更便宜,要花102.5×80=8200元。所以至少要花8200元。

行测数学运算:做好“搬运工”

数学运算作为行测常考题型之一,令很多考生头疼不已。网上也有不少关于数学难的调侃,例如:“数学难,难于上青天”,数学运算真的这么难吗?中公教育并非完全如此,尤其是政法干警考试行测中所考查的数学运算题。

各位考生若想拿下行测试卷中的数学运算题,只需做好两点就够了:

一、我们是数学的搬运工

部分题目相对比较简单,只需按照题干要求列式计算即可。

【例题】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果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分给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几粒?

A.8 B.7 C.6 D.5

【中公解析】答案选D。由“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可知花生总数为12的倍数;由“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可知花生总数为15的倍数;由“如果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可知花生总数为20的倍数。因此花生总数为12、15、20的公倍数,不妨设花生总数为60。代入题干“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可知第一群猴子数为5;同理可知第二群猴子数为4;第三群猴子数为3;三群猴子总数为12只。故平均分给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60/12=5粒。故答案选D。

此题较为简单,只需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分析即可。中公教育想这道题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都难、都得放弃,有些题目简单计算还是可以做对的。那有的考生可能要问了,其他较难的题怎么办?这就需要考生做好第二点:

二、我们不只是数学的搬运工

【例题】甲、乙、丙三人从星期一开始上班,甲每工作3天休息一天,乙每工作5天休息两天,丙每工作7天休息三天。那么三人第一次同时休息是在星期几?

A.三 B.四 C.五 D.六

【中公解析】答案选D。由于各人休息天数不一样,此类问题需要以休息时间较长的人的工作周期为主进行考虑。丙第一次休息的三天中,乙都在工作,故考虑下一个周期,丙第二次休息的三天中,最后一天时,甲、乙也都在休息。即20天之后三人第一次同时休息,这一天是星期六。故答案选D。

此方法是根据题干条件经过分析得出答案的,即使把题中数据变成其他数据,也可用此方法得出答案。但中公教育在这要和各位考生交流的是,如果考生仔细审题会发现:乙每工作5天休息两天,正好为一个星期。也就是说从星期一开始上班,乙正好是星期一至星期五工作,星期六、星期日休息,每周都是如此。三人第一次同时休息时乙肯定也得休息,故只能是星期六、星期日中某一天,观察选项,只能选D。

所谓“数学的搬运工”,大家只需根据题干条件进行列式计算即可;所谓“不只是数学的搬运工”,大家还需仔细审题、加以分析从而灵活得出答案。做好这两点,你定会拿下数学运算题的分数。各位政法干警的考生,加油!大专项中资料分析却是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前提是只要考生熟练掌握九九乘法表,并会进行会加减乘除的基本列式。中公三支一扶教育认为,要想在行测考试中拿到满意的分数,解答资料分析一定要做好——阅读、列式和计算。

(一)阅读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文字型、图形类和表格型。文字型资料分析中,数据往往较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找到,这就需要考生在读材料时有针对性地读重点——圈名词。常考的概念如过去的量、增长率、比重等都是用来列式的,同一概念的列式形式没有区别,但是“谁”的增长率、“谁”的比重就不一样了,找“谁”就是“圈名词”确定重点的过程,40秒内速读完“名词”。

表格型资料分析相对简单,考生需要看标题(总括性名词)、第一行(看名词)第一列(看有无异常单元格)、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表格。

图形类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考生需要看标题、横轴、图例、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材料。

资料分析的材料往往是三种类型的两两混合,如文字加表格、文字加图形等。这就要求考生对于每一种类型该怎么读非常熟练。

(二)列式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对资料分析的常考概念熟记于心,比如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等概念的含义、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概念的考点又有哪些。当快速读完材料后,考生们应在8秒左右准确列出问题的式子。

(三)计算

这一部分是资料分析的重头戏,它考查考生对数据的估算能力。考生在日常练习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掌握一些重要的估算方法——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和同位比较法。哪种列式形式应该用哪种估算方法才能快准狠地估算出正确答案,考生应辅以大量的练习掌握上述方法。

中公三支一扶教育认为,要想提高资料分析部分的分数,考生需要沉心静气地投身到中去,在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不焦躁、不盲从,牢记阅读、列式和估算的方法。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三支一扶备考交流群:482381967

三支一扶辅导课程<<<点击查看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