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行测 > 数量关系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备考:三种方法速解不定方程

中公教育 2016-08-24

【导语】在三支一扶考试中,行测题目信息量大,难度较高,如何快解这类题型?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精心准备三支一扶行测答题技巧,助你行测考试!

在行测考试中,不定方程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固定的考点,在不定方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一类题目题干描述得比较清晰,对题目的理解往往不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列式也比较简单,但是在解不定方程的过程中,考生们往往感觉束手无策。今天公教育就不定方程来为各位考生分析三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例:去商店买东西,如果买7件A商品,3件B商品,1件C商品,一共需要50元,如果是买10件A商品,4件B商品,1件C商品,一共需要69元,若A、B、C三种商品各买2件,需要多少钱?

A.28元 B.26元 C.24元 D.20元

【中公解析】

很明显,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很简单地列出方程表达式:

7A+3B+C=50;10A+4B+C=69

解法一:凑配法

根据问题,我们其实只需要算出A+B+C等于多少即可,所以第一个式子乘以3,第二个式子乘以2,相互做差即可得到A+B+C=3×50-2×69=12,故各买两个,答案为24,选C。这种方法需要考生对数字有比较好的敏感度。

解法二:特值法

设A=0,式子1变为:3B+C=50;式子2变为:4B+C=69

可以解出B为19,C为-7,故2(A+B+C)=24

解法三:方程法

设所求的(A+B+C)为x,故式子1变为:x+6A+2B=50;式子2变为:x+9A+3B=69

同样设3A+B为y,那么可以算出y为19,x为12,那么所求的即为2x等于24。

在对不定方程的学习过程中,中公教育希望考生不断练习以上三种方法,达到成熟灵活运用的程度。这样,以后再复杂的不定方程都能够快速求解!

资料分析让人头疼,但是在行测试卷的五大专项中资料分析却是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前提是只要考生熟练掌握九九乘法表,并会进行会加减乘除的基本列式。中公三支一扶教育认为,要想在行测考试中拿到满意的分数,解答资料分析一定要做好——阅读、列式和计算。

(一)阅读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文字型、图形类和表格型。文字型资料分析中,数据往往较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找到,这就需要考生在读材料时有针对性地读重点——圈名词。常考的概念如过去的量、增长率、比重等都是用来列式的,同一概念的列式形式没有区别,但是“谁”的增长率、“谁”的比重就不一样了,找“谁”就是“圈名词”确定重点的过程,40秒内速读完“名词”。

表格型资料分析相对简单,考生需要看标题(总括性名词)、第一行(看名词)第一列(看有无异常单元格)、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表格。

图形类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考生需要看标题、横轴、图例、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材料。

资料分析的材料往往是三种类型的两两混合,如文字加表格、文字加图形等。这就要求考生对于每一种类型该怎么读非常熟练。

(二)列式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对资料分析的常考概念熟记于心,比如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等概念的含义、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概念的考点又有哪些。当快速读完材料后,考生们应在8秒左右准确列出问题的式子。

(三)计算

这一部分是资料分析的重头戏,它考查考生对数据的估算能力。考生在日常练习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掌握一些重要的估算方法——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和同位比较法。哪种列式形式应该用哪种估算方法才能快准狠地估算出正确答案,考生应辅以大量的练习掌握上述方法。

中公三支一扶教育认为,要想提高资料分析部分的分数,考生需要沉心静气地投身到中去,在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不焦躁、不盲从,牢记阅读、列式和估算的方法。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三支一扶备考交流群:482381967

三支一扶辅导课程<<<点击查看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