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笔试加分:
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等报考人员在笔试总成绩上加5分。
②对烈士配偶及其子女,笔试总成绩上加5分。报名现场确认时,需提供烈士证以及与本人关系等证明材料。
③中国共产党党员(含预备党员),笔试总成绩上加5分。报名现场确认时,需提供党员所在党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
④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笔试总成绩上加5分。报名现场确认时,需提供由户籍所在地扶贫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符合上述情况者,只能加分一次,不能累计加分。
4.笔试地点:各县市设笔试考场,以准考证地点为准。
5.笔试时间:2021年3月20日
6.笔试成绩拟于2021年3月25日,通过巴州人民政府网站进行公布。
7.笔试合格最低控制分数线
根据笔试成绩情况,由补充录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笔试合格最低控制分数线,未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得进入面试环节。
(四)面试
在笔试合格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次序,按照1:3的比例确定面试入围人员;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面试入围人员。
2.面试时间、地点以巴州人民政府网站公告为准。
3.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面试成绩当场宣布,满分为100分,面试成绩合格分数线为60分,面试成绩达不到60分的考生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4.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笔试总成绩÷笔试科目)×50%+面试成绩×50%。
(五)体检和考察
1.按职位拟招募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体检标准参照《自治区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用体检标准(试行)》执行。体检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巴州人民政府网站公告为准。
体检不合格,本人申请复查的,经招募领导小组批准,可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进行复查,复查有明确结论的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体检不合格者不能聘用,造成的空缺按本职位总成绩依次递补确定体检人员。
2.考察工作由各县市人社部门牵头,采取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居住地社区等方式进行,相关单位配合完成。
(六)公示
考察结束后,由招募领导小组根据考试成绩、体检和考察结果,确定拟补充聘用人员名单,通过巴州人民政府网站公示,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没有反映问题或反映有问题的但不影响聘用的,办理聘用手续。
(七)聘用和上岗
由州人社局下发聘用文件。
各县市人社局组织被招募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办理“三支一扶”派遣手续,组织人员到岗。未按期到岗的人员视为自动放弃,取消招募资格,按程序递补。
三、待遇和保障
(一)在岗服务政策
1.工作生活补助。按照30000元/人•年的标准发放工作生活补助。由中央财政支付。
2.保险。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个人缴费部分从个人工作生活补贴中扣缴;各县(市)为大学生办理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
3.生活补助。各县(市)按照不低于5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由各县财政支付。
4.一次性安家费。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按照3000元/人的标准,享受一次性安家费补贴。由中央财政支付。
(二)服务期满政策
1.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2年内参加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聘时,可享受专项计划、加分等政策。
2.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3.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其服务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视同具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并与之同等享受录用、招聘政策,可参加全区公务员定向招录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5.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对今明两年自治区人社部门统一组织招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表现优秀且考核合格的人员,所在基层事业单位有编制岗位空缺的可以直接聘用,并不再约定试用期。
6.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自主创业时可按国家及自治区鼓励创业的有关规定享受税收、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
7.服务期间因各种原因解除服务协议,未能完全按规定时间履行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不享受相关的政策。
四、监督、纪律及其他要求
巴州纪委监委对本次招募工作实行全程监督。对违反公开招募纪律的工作人员,根据情节轻重做相应处理。
五、政策解释
本公告由巴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各县市补充聘用职位由补充招录县市人社局负责解答。
附件:
巴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3月8日
原标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0年度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空缺岗位招募公告
文章来源:http://www.xjbz.gov.cn/Item/159244.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