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行测模拟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模拟试题(9月29日)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20-09-29

细节判断题之选项设错类型

选项设错类型: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正话反说、绝对表述、混淆范围。

1.中国书法与汉字密切相关,而汉字同其他文字一样,有形、音、义三要素。书写者总是为显“义”而构形,而并非为构“形”而构“形”,为书写而书写。现在的问题是,“书法”研究者仅着眼于书写者的构“形”和接受者的识“形”、观“形”,把书写者显“义”和接受者会“义”的目的丢掉了。这样,研究者尽管把汉字的“形”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抽掉了汉字的“文化”这一核心内容,便不能认识汉字及其显示形态的功能价值。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书法历来重视展示汉字的内涵

B.书法研究应兼顾汉字的“形”与“义”

C.书法研究者应将汉字的“义”放在首位

D.书法欣赏中存在得“义”忘“形”的倾向

2.诗人之有别于一般作家,就在于诗人在诗的创作中塑造的是他自己,因而诗歌比起小说家的作品来,在更高的程度上是自我塑形,而小说的作者却是在塑造与他本人绝不相等的形象。自然,一个诗人的艺术形象也并非他自己本人的纯粹翻版,而是超越他自己的一个形象。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如果没有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不可思议的

B.诗中的艺术形象是诗人自我表现的一种超越

C.生活中的诗人无法等同于诗歌中的诗人形象

D.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价值高于诗中的艺术形象

3.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以及他们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的绝对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我们必须清楚地辨明什么是自然的自由以及什么是文明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而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步入文明社会,人类获得了道德自由,仅这一点就使人类成了自身的主宰。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契约规定了自然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各自的界限

B.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

C.人们只有服从社会契约才能获得文明的自由

D.社会契约赋予人们文明的自由,限制自然的自由

4.中国服饰被引入日本并制度化,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的。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韩服则是受汉服和蒙古服饰的影响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传统服装,形制上更多模仿明朝服饰。

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相符的是:

A.日本奈良时代派出的遣唐使者都是一些著名僧侣

B.韩服在形制上更多模仿中国汉朝与元朝时期的服饰

C.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引进中国服饰并且使之制度化

D.“衣服令”是日本奈良时代模仿明朝制定的服饰制度


参考答案请点击下一页查看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