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逻辑关系是:水果当正餐→蛋白质和铁摄入不足→引起贫血、免疫功能降低;否定前件并不能得出否定的后件,故A项错误;B项否定后件可得否定的前件,因此正确;由题干信息只能得出不能以水果当正餐,故C项不正确;D项也无法由题干信息得出。故答案选B。
2.【答案】C。解析:由①可知李老师不上外语;由②可知外语老师是个男老师,结合“张老师是女教师”可推出,张老师不是外语老师,故外语老师是王老师;同样由③可知,张老师不是数学老师,故张老师是语文老师,李老师是数学老师。答案选C。
3.【答案】D。解析:题干由“孙强、李超不是优秀共青团员”推出“周红是优秀共青团员”。要推出“李超是优秀共青团员”,则需否定后件,即“周红不是优秀共青团员”,得到否定的前件“孙强或李超是优秀共青团员”。前件是个选言命题,要想肯定一个选言肢,则须否定另一个选言肢,即“孙强不是优秀共青团员”。故答案选D。
4.【答案】D。解析:题干从“高明每天都去游泳”推出“高明是游泳高手”,即“每天游泳”是“游泳高手”的充分条件。D项可以转化为“只有游泳高手,才会每天去游泳”,符合这种关系。而A、B、C三项如果成立,则“每天游泳”是“游泳高手”的必要条件,不能推出题干。所以本题选D。
5.【答案】A。解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只有进入虎穴,才能得到虎子,说明入虎穴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即B项。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肯定前件不能得到肯定的后件,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肯定的后件一定能得出肯定的前件,因此D项正确。故答案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