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行测 > 言语理解 >

2019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不要过分相信“语感”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9-01-28

加全国三支一扶考试QQ群:964440057,免费领取全套时政资料

关注微信号【中公三支一扶考试】,领取时政备考资料

2019三支一扶报考省份规划方案<<<仅需10秒获取你的可报考省份


[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进入各省三支一扶备考交流平台,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例1】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________中。这里所谓的礼治也许就是通常所谓的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________,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态 歧义   B.模式 偏差

C.情态 误解  D.形势 干扰

【中公解析】参考答案为C。对于这个题目,相信很多同学会根据常用搭配,在第一时间排除了“社会情态”,选择“社会形态”,再结合第二个空排除“偏差”和“干扰”,错误地选择了A项。这就是题目的陷阱,故意设置不太常用的搭配来达到干扰的目的,其实,社会情态是指社会情况及态势,这既包括政治方面的、也包括经济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社情和态势,而社会形态是指生产力在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它涵盖的范围比社会情态要狭窄。这里使用社会情态比社会形态的表意范围更大,更能说明法治和礼治的设计范围。这个题的关键在第二个空,材料是说人治会造成人们对社会秩序的错误理解,而礼治则不会。“歧义”是指不同的理解,“误解”是指错误的理解,“偏差”,是指与原来的理解有差异,“干扰”是扰乱、妨碍,四个词语中只有“误解”能够准确表达题干的写作意图,故本题选择C。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