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720106500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在行测试卷中,总有一类题目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那就是逻辑词填空。因为这类题目在言语理解整体题型当中属于阅读量较小的,很多初次接触这类题目的同学觉得还好很简单,直到做的越多才越发现这类题目错的越多,甚至正确率无限趋近与50%,通俗讲究是五五开的结果。但大家又没有重视起来,始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也知道问题出现在成语以及实词的辨析,简单来讲,俩个成语或者实词大概意思我都知道,用语感带入选项感觉也都对,所以经常二选一中“蒙”一个。然后结果,不言而喻。那今天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浅谈一下如何去积累让我们最为头疼的成语以及实词。
核心:不可以一个一个单独的记忆成语以及实词,这样只会是记一个忘俩个、三个、甚至越记越忘、痛苦的循环着。
例如我们要记忆以下两个词语:
【约束、束缚】
如果我们选择在做题的时候无意识的记忆其中某一个词语比如“束缚”,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在后的做题过程中,如果遇到我遇到了与他相近的另一个词语:“约束”,甚至这俩个词语在不同的选项中同时出现,这时候你脑子里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你对之前记忆的词语印象很深,知道你记的是谁也知道你记的是什么意思;第二种情况,你完全记不起来你当时到底记的是“束缚”还是“约束”。你脑子里会出现几个问号?我到底记忆的是谁?他俩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存在,我们建议词语积累要“以组为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