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457198143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词语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时间短识记量比较大的问题,今天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教给大家从成语的结构方面进行分析来巧记成语。
成语的结构比较复杂,主要是从成语的语法角度去划分成语。
就语法角度来看,成语的结构可以分为:
一、主谓结构,即“主语+谓语”,如黔驴技穷、螳臂当车、八仙过海、杞人忧天等;主谓结构的成语一般侧重在主语怎么样了。给予主语一个评价。例如,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二、动宾结构,即“动词+宾语”,如明察秋毫、巧夺天工、莫名其妙等;动宾结构强调的是谓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例如,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三、动补结构,即“动词+补语”,如料事如神、举棋不定、处变不惊、踯躅不前等;动补结构侧重动作的状态和程度。例如,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