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但公共基础知识点浩如烟海,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人文类常识的相关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457198143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自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事业单位考试中对于节气的考查也逐渐增多,但是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在这部分仍然很陌生,更是不知道考试都会怎么考。在此中公教育帮各位考生提供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备考知识,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提供参考。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1.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记忆方法:24节气歌4句话,每句代表一个季节(分别为春夏秋冬),各位考生在记忆时就可以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去记忆:
立春——春之始,我们常说“春雨绵绵”,所以立春之后就是雨水;春天天气回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在土里冬眠的虫子,此为惊蛰;春季昼夜平分那天为春分;春天的清洁明净又为清明;又至春雨润五谷,才有谷雨,至此春季节气结束。
立夏——夏之始,作物颗粒饱满才有小满;作物既饱满就要收割,才有收割之后的芒种;至——极也,是以昼最长那天为夏至;夏至之后有小大暑,至此夏季节气结束。
立秋——秋之始,秋既到暑要散,才有处暑;暑气散而寒气来,露凝而白,才有白露;寒气又重是为寒露;天气又冷,露结为霜,此为霜降,至此秋季节气结束。
立冬——冬之始,冬雪由小至大,为小雪大雪;日最短那天为冬至;冬季冷,又分小寒大寒,至此冬季节气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