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举制度中连中三元
三次考第一,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
四、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前三甲(三鼎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五、和科举制相关的成语
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公布公告。
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宫,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五子登科:源于窦禹钧。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相关推荐: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原始社会考点归类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