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人文 >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浅谈古代皇帝的各种称号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8-02-12

二.庙号

庙号是根据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如太祖、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年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三.年号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李志的年号就有14个,如“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四. 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前面讲过的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年号是永乐,明成祖就是称为永乐皇帝,清高宗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是称为乾隆皇帝。

五. 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上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例题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齐桓公

B.宋太祖

C.靖康

D.康熙

【答案】A。解析: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所给予的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一般来说,唐代以前的用的是谥号,如齐桓公、汉文帝;唐以后改用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而靖康、康熙属于年号。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推荐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航天科技知识之神舟系列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