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描写气候的诗句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说明了纬度的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说明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下所形成的景象。
(三)描述地理因素对植物影响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热量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说明了季节性对植物的影响。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古谚语》) ——说明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说明了垂直地带性--即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四)描述生物界循环的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 ——描写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描写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前半句描写降水过程,后半句描写地表径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描写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所以,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传颂中国传统文化依然重要,古诗词在我们生活中地位不应减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研读古诗,不仅能学到文学知识,也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相关推荐: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秦朝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