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426286813 |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 内蒙三支群:439631780 |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
解释关系指上下文构成解释说明的关系。此类题目的重点是考生能够找到题目中空缺部分的呼应点,对呼应点进行概括理解,选择与概括理解后意思一致的词语。那么,具体呼应点的判定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有判定标志
有判定标志是指我们在题目中可以通过判定标志来找到呼应点,从而快速做出答案。判定标志可分为四种:第一,同义互换词,比如“无异于”“相当于”“也就是说”“换句话说”“举例来说”等;第二,总结词,比如“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可知”“可以说”等;第三,指代词,比如“这些”“那些”“这”“它”等;第四,标点符号,“冒号”和“破折号”。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理解一下:
【例题1】
有幸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既需________学生,也该________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怎么办?“前浪”不该过早停下脚步,还得尽量往前赶。在这个意义上,这毕业典礼既属于________的毕业生,也属于自强不息的指导老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鼓励 表扬 踌躇满志
B.奖励 表彰 指点江山
C.鞭策 告知 斗志昂扬
D.激励 警醒 朝气蓬勃
【中公解析】】D。中公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分析可知,这是对老师的警示,告诫老师不能止步不前,要不停探索前进。故第二空不能用“表扬”、“表彰”,排除A、B。“告知”与“警醒”比较,从语气上来说“告知”更口语化,不如“警醒”正式,“警醒”更适合“毕业典礼致辞”这一场合。故D项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