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行测 > 言语理解 >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片段阅读之转折文段讲解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7-12-21

[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各科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426286813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内蒙三支群:439631780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更多省份群:点击添加

转折文段,顾名思义,就是前后文之间在语言表述上方向不一致。在做题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提示我们转折文段的关联词,即转折性关联词,如:但(是)、(然)而、却、事实上、实际上、可是等等。但是,考生们需要注意,即便判断出了一个文段属于转折文段,也不应该贸贸然去锁定转折后就是重点,这是因为,转折文段有两种情形。

(一)内容转换

这种转折文段,一般在前后表述上话题会不一致。例如:“虽然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在这句话中,前半句说的是外貌,后半句说的则是性格。这两句话不属于同一个话题,这种情况就叫做内容转换。很明显,在这句话中,说话者想要强调的是“我的性格温柔”。因此,在内容转换的文段中,转折之后强调的内容一般来说,要更重要一些。

【例1】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B.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

C.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

D.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

【答案】B。中公解析:本文属于转折文段,文段前半部分给出了一般性的观点,即:创新要跳出原有的框架。接下来话锋一转,给出我们的观点——在框架内思考。并且有一个关联词来辅助我们判断转折结构“则”。由此可知前面一般性的观点只是一个引子,用来引出我们与众不同的观点。故本文属于内容转换的结构。重点应该在转折后,即“框架内的思考才更有创造力”因此答案选择B项。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