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科学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528238721 | 甘肃三支群:558565520 | 江西三支群:598762742 | 安徽三支群:383692672 |
山东三支群:601370117 | 吉林三支群:188632387 | 河南三支群:369584825 | 贵州三支群:570688423 |
在行测试卷当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所占比重很大,国考130题(或135题)中有40个言语题,对于考神而言,这个部分并不难,但往往遭遇“题目都会做,一做就做错”的尴尬,所以言语理解的正确率在行测考试中显得极为重要。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告诉大家如何提升这类题目的正确率。
据了解,考生在做言语理解板块时,最大的困扰无非在于可以根据题干顺利地排除两个选项,但是剩下两个选项总会“成功”地避开正确选项,最终误选。如此一来,言语理解部分成了众多考生的“行测之痛”。为了能够帮助考生在言语理解部分不在纠结选项,从而取得该板块的突破,考生们可使用反向代入法。
所谓反向代入法,它类似于逻辑部分的“代入法”,是指通过对选项的对比,找到选项的差异,并根据差异代入题干,判断哪个选项题干并未涉及或者哪个选项与题干内容更为切合,以此确定最终答案。
为什么要用反向代入法?因为很多考生在从题干到选项的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在排除选项之后,如果继续在题干中分析周旋,也无法突破原来的思维。众所周知,我们的思维是无限的,但是选项是有限的,所以,从选项出发等于说转换了思考角度,再次对题目进行比对分析,以有限的选项对题干进行预设,从而有效地解题。
反向代入法如何在言语理解部分运用?根据言语理解题型,具体如下:
(一)“反向代入”逻辑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