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行测中,言语理解题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备考,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科学的答题方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
全国三支群:372660861 | 甘肃三支群:389488984 | 陕西三支群:333845353 | 安徽三支群:333278408 |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 吉林三支群:188632387 | 河南三支群:369584825 | 江西三支群:307610981 |
【例1】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________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再借助________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存储 先进 B.记录 特定
C.保存 固有 D.记忆 专门
【中公解析】B。由“信息通过数码方式________在设备中”可知,“设备”为一具体实物,用“记忆”一词不够恰当,且后文强调的是这种设备的特别与唯一,“特定”比“先进”、“固有”更为合适,故B项最为恰当。
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感受到逻辑填空题目侧重材料语意的理解,以及实词含义的辨析,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实词的积累。
【例2】许多调查显示,实现了地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其中男性的比重大大高于女性,且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从迁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看,通常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和这些已经走出去的人相比,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要实现向外转移,需要克服文化、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问题是:
A.农民具备什么条件才较易外出务工
B.已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特点
C.农村劳动力留守家乡的具体缘由
D.农村劳动力实现经济状况改善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