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行测模拟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行测模拟试题(5.4)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7-05-04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为细节理解题。定位第二段,通读后可知,A、B、C三项表述在本段中均有提及,同时也提到了战国、秦汉时期的丝织业,但是并未提及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概况,故本题答案为D项。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为意图判断题。韩愈的诗歌出现在第二段后半部分。之前论述的是“这种生绢直至晚唐仍在使用”,紧接着举韩愈诗歌的例子,通过诗歌内容来证明“晚唐使用生绢”这一观点。故本题答案为A项。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为细节理解题。《听琴图》出现在第三段最后一句,说的是“《听琴图》用的应该就是院绢,质地细密.......”,由此可知,提到《听琴图》是因为其所用载体质地精良。故本题答案为B项。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为细节理解题。由文章第二段倒数第二句“盛唐时期,画家开始使用洁白如银、质地平滑的熟绢”可知,C项表述符合原文,故本题答案为C项。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为细节理解题。由文章最后“《溪山行旅图》……画在两幅拼接起来的绢面上……《雪景寒林》……则是用三幅绢面拼合而成的。”可知,两幅画的不同之处在于绢面特征,故本题答案为D项。

热门推荐:三支一扶行测模拟试题(5.3)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