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考试题库 > 历年试题 >

2017黑龙江省三支一扶考试试题模拟(6)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7-06-20

26.【答案】A。解析:作者在文段开头即提出了问题:苏州古典园林为什么被称为“易园”?紧接着做出回答,“因为它体现了易经风水学中‘三易’原则”,然后就对“三易”原则进行具体解释。最后则是对“三易”重要性的概括。故A项符合题意。

27.【答案】B。解析:文段共三句话,第一、二句话分述原因,第三句得出结论。因此,第三句为主旨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劳形累心的名利位势所遮蔽”说的是要注重学术伦理。B项表述与此一致,为正确答案。

28.【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由“传统文化申遗”意义重大,引出“要想使传统文化真正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还有许多文章要做”,并进而对这里的“文章”进行了具体阐述,即“最重要的是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与当代人的文化定位接轨”。B项表述与此一致,为正确答案。

29.【答案】A。解析:注意文中的数字。材料给出了一组数字的对比,对于将火星改造成“绿色星球”的设想,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至少需要2万到10万年左右时间,而美国工程师罗伯特·祖柏林却认为改造火星的过程大约只要1000年时间。这种数字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明显是想让读者产生一种好奇心理,想知道人类在1000年间如何改造火星,自然而然地,作者接下来应该介绍罗伯特·祖柏林用1000年改造火星的设想,A项符合题意。

30.【答案】A。解析:文段以陀螺的生命在于旋转为喻,说明民主决策的关键在于过程。故文段强调的是过程对于民主的重要性。本题答案选A。

查看更多:2017年黑龙江三支一扶考试试题模拟汇总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