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一是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二是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三是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2015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在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优先解决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整体性贫困。
2016 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 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 万。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 亿元。 2017 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 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 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