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公基模拟 >

三支一扶公共基础模拟试题(8.9)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6-08-09

1.【答案】A。解析:题干中电脑能代替人完成“某些工作”,这里的“代替”与“某些”说明电脑的思维并不能完全代替人脑的思维,更不能超越和指挥人脑的思维,并且电脑的程序是由人类设计的。所以BCD项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C。解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B。解析:感性认识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直接性的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A。解析:D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种名称,与题干无关;ABC项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党的最根本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学风,密切联系群众是群众路线的体现,批评与自我批评体现的是批评作风。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C。解析: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6.【答案】D。解析: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便宜没好货”,这是商品的价值在其中发生作用,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反之,价值越小。所以便宜价值小的东西在其中包含的劳动少,商品的使用价值不高。

7.【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本题答案选A。

8.【答案】D。解析:《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项不,BC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途径。故本题答案选D。

9.【答案】B。解析:按劳分配原则是指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0.【答案】D。解析: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故本题答案选D。

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是备考的重要内容,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大家准备的公共基础模拟试题,希望帮助考生轻松备战三支一扶生考试。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三支一扶备考交流群:482381967

三支一扶辅导课程<<<点击查看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