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练习题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两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实际,围绕“乡村振兴”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1000字。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开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强化了顶层设计;乡村振兴的案例典范层出不穷,为后续的“三农”工作推进提供了先进经验。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大有可为,乡村振兴的推进也要科学且全面。
【开头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开篇引出主题,并强调主题重要性。随后通过背景引入分析“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兼具宏观格局与过渡分析。最后通过现状,明确主题的可行性,意为对策角度。】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业稳产增产是底线任务。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不能满足于粮食供应的保障,更要思考如何在产业振兴之路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从现实来看,各地区发展步伐不一,资源分布不均,无论是农产品的再加工,还是乡村旅游、电商行业的发展进步,都要立足于本地特色资源,顺应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合理的优化产业布局,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挖掘出乡村的多元价值。因此,多元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百宝箱,将会释放无比巨大的经济宝藏。
【开篇引出观点,通过中央一号文件的底线任务做过渡,引出多元产业的发展这一话题,而后分析现状和多元产业发展的意义,加深对话题的理解和剖析,最后总结回扣分论点。】
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是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城乡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现阶段乡村的发展恰似木桶原理中的最短板,乡村建设若不能走现代化之路,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无从谈起。而乡村建设要致力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支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乡村建设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是保障农民生命健康的基石,教育是化解贫穷代际传承的良药,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如此,软硬结合,双管齐下,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引出观点后,强调乡村振兴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而后过渡到本段重点话题“乡村建设”上,从两个角度分别谈论乡村建设的任务及重要意义,二者互相补充,层次分明。最后对两者进行收尾总结,干脆利落。】
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根基。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枫桥经验”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从毛主席到习总书记都充分肯定”枫桥经验“充分依靠群众、以人为本等思想。”枫桥经验“注重矛盾调解、预防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宝贵经验,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推进了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建设,其经验几十年来经久不衰,其价值不言而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引出观点后,说明问题,通过“枫桥经验”的案例分析乡村治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最后进行意义分析。】
“风物长宜放眼量”,乡村振兴是百年大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面,要想稳住中国经济大盘,就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这是新的历史格局之下,中国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稳步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必然选择。
【结尾通过引言强调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随后通过阐述背景,宏观说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