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一、试题回顾
1.【2018-湖北】(单选)下列协议属于劳动合同的是:
A.李某请木工师傅甲打制家具,双方签订的协议
B.李某被甲公司聘为销售员,双方签订的协议
C.李某雇佣钟点工甲打扫卫生,双方签订的协议
D.李某被某公办中学录为教师,双方签订的协议
2.【2020-湖北】(单选)当问题重大,确实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上级机关同 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的方式。
A.越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同时行文 D.多级行文
3.【2020-湖北】(单选)《礼记 中庸》中说“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说明( )的重要性。
A.执行 B.反馈 C.计划 D.监督
二、实战演练
1(单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描述的是法律的哪项基本特征?
A.国家意志性 B.国家强制性
C.明确规定性 D.普遍约束性
2.(单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表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B.宪法与普通法律是“子法”与“母法”的关系
C.宪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单选)刘某性格孤僻沉闷,某日因与妻子争吵而心生不满,遂驾车冲向闹市区 人群,当场撞伤 5 人。刘某的行为构成: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交通肇事罪
C.重大责任事故 D.故意杀人罪
4.(单选)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将“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代名词,它们既密 不可分又有所区别。下列关于我们行政主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所包含的一种,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也可以作为行政主体
C.某部门以一行政机关的名义实际行使职权时,不可以作为行政主体
D.行政主体是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而行政机关是一个具体法律的概念
5.(单选)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何时正 式施行?
A.2020 年 10 月 1 日 B.2021 年 1 月 1 日
C.2021 年 6 月 1 日 D.2021 年 10 月 1 日
6.(单选)组织的各级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 负责制定。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7.(单选)下列关于常见公文种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告适用于行政机关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B.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交流重要情况等
C.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
D.决议适用于党的机关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和事项等
参考答案
一、试题回顾
1.【答案】B。解析:《劳动合同法》第 2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B 选项属于劳动合同, 故本题答案为 B。
2.【答案】D。解析:多级行文是为了加快公文的传递,根据工作需要,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领导机关行文或领导机关根据需要,同时 下达几级机关的行文方式。D 项符合题干表述。越级行文是指下级机关越过自己的直接领导机关向更高的上级领导机关甚至中央直接的行文。为了维护组织或专业系统中的合 理分工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越级行文。直接行文是指发文机关直接向 需要承办或执行公文中有关公务的受文机关行文,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行文方式。AB 均不符合题干表述,C 为干扰项,故本题选 D。
3.【答案】C。解析:“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的意思是:说话先有准备, 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这体现了事前计划的重要性。故本题答案选 C。
二、实战演练
1.【答案】A。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从法律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意义上看,法律体现国家的意志。这一特征明显地表明了法与其 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以及习惯礼仪等的差 别。故本题答案选 A。
2.【答案】D。解析:A 项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而不是具体问题。B 项表述也是错误的,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C 项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题目中说的是没有人可以超越宪法的特权,因此 D 项表述是正确的,即所有的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都不得违反宪法规定的活动准则。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解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 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李某为发泄不满,故意驾车冲撞行人,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其故意驾车撞人的危险程度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方法相当,因此,其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在客观上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答案选 A。
4.【答案】C。解析: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其中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AB 项正确。一级政府下行使职权的工作部门也属于行政主体,C 项错误。行政主体主要是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而行政机关主要是一个具体法律概念。D 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C。
5.【答案】B。解析:《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共 7 编、1260 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故本题答案为 B。
6.【答案】A。解析:管理人员,指在组织中对人力、财力与物力拥有一定支配协调权力的人员。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重在规划决策及战略管理,中层管理者着重于部 门内的管理,而基层主管重在具体实施执行。所以,在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上,高层管 理者要求具备战略性能力,中层管理者要求贯彻执行与组织协调能力,基层管理者则要 求较多的操作实施能力。故本题答案为 A。
7.【答案】C。解析: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C 项错误,其他各项表述均无误。故本题答案为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