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人文 >

三支一扶公基备考人文知识:古代年龄称谓中的“玄机”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20-01-14

领备考资料:QQ群 / 微信公众号szyfks

2020年三支一扶笔试备考课程 / 备考图书

2020年三支一扶考试公告预约提醒系统


导语:2020三支一扶考试公告将于3-5月期间发布。三支一扶考什么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是什么?三支一扶公基如何备考?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在这里为大家讲解公共基础知识中的人文知识《古代年龄称谓中的“玄机”》,帮助大家备考三支一扶公基部分。

在文化常识的考查中,年龄称谓是一个经常考查的部分。可能“而立之年”“古稀之年”各位考生还能应付的过来,那么诸如“襁褓”“孩提”“始龀”“总角”“鲐背”“期颐”这些呢?相信很多人看到以后,已经满脑子问号了,而且不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是很难将这些拗口的称谓一一记住。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年龄称谓中的“玄机”。

1、“襁褓”。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见到刚出生的小婴儿,都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都裹在被子里?其实“襁褓”其意就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就用来代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看到这个词,我相信大家隐隐约约能感觉到指的是小孩子,那么具体指哪个年龄段呢?还是让我们想象一下,特别喜欢孩子的人,见到那些刚会走的小孩儿,是不是第一件事就是:来,让叔叔/阿姨抱抱?其实孩提中的“提”本义就是从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后来用来代指2到3岁的幼儿。是不是十分形象?

3、“始龀”。读音为shǐ chèn。“龀”指的是小孩儿换牙,始龀自然指的就是刚开始换牙的年纪,一般小孩儿是在七八岁的时候换牙,后来就代指七八岁的小孩儿。

4、“总角”。这个词其实是描述一种小孩儿的发型,不用我过多描述,你只需要想一想“哪吒”的形象,就知道是什么样的发型了,“总角”指的就是哪吒头上的两个发髻,就好像两个小角,所以叫“总角”,在古时候用来代指儿童时代。

5、“鲐背”。我们先从字面了解这个词,鲐背鲐背,其实指的就是“鲐鱼的背”,这种鱼背有波状条纹,而年纪非常大的老人,因为皮肤松弛,背上也会有类似的条纹,所以 “鲐背之年”在古时候一般指九十岁的老人。

6、“期颐”。“颐”在这里就是“颐养”的意思,“期颐”就是期待能够被颐养的意思,在古代指百岁老人不能照顾自己,一切需要他人照顾,所用后来就用来代指百岁老人。

通过上面对一些年龄称谓的解释,大家是不是感觉其实一些“晦涩”的词语,有着特别形象易懂的含义?所以大家在“背”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才能背的更有效率。

相关推荐:

公基人文知识:习近平用典之《论语》

更多学员在关注:

2020全国各省三支一扶考试招募公告汇总

2020年全国各省三支一扶考试时间节点

2020年全国各省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汇总

更多三支一扶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期满转编考试公告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题型三支一扶政策待遇

注:本文为中公教育原创作品,禁止其他机构抄袭或伪原创,违者必维权。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