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支一扶面试中往往会给面试者设置一系列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并询问“你会怎么做”、“你怎么办”。三支一扶的工作就是支医、支教、支农和扶贫,与基层群众接触频繁且密切,而基层群众往往诉求多样,问题复杂。工作中能否谋民之利、解民之忧,应对各类紧急情况,是三支一扶面试中重要的考察要素。
在面试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内,考生往往不能够把握原则,抓住问题,合理解决。今天我们以题为例,讲一讲如何在三支一扶面试中进入情境,解决问题。
【例题】你所在的村子引进了投资工程项目建设,但有些村民以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现象为借口,阻挠正常施工,要求赔偿。作为一名村官,你现在正在赶往现场,你计划怎么解决?
在这道题目当中,考生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向村民表示抱歉,并第一时间表示如果确有实情,我们会立刻弥补工作当中的不足。接下来进行调研,确认是否有问题,并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这样的答题并没有错,既展现了政府知错能改的好品质,还能够积极响应村民需求,解决不满。但是这样的作答却显得考生不够仔细,不够专业。
首先,在题干中提到“村民以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现象为借口,要求赔偿”。这样的表述其实是在告诉考生,村民的意图是有猫腻的,他们真实目的是赔偿金的概率较大。其次,考生们需要站在政府角度解决问题。政府工程项目是经过严格的把关和检测的,是严格按照的标准建设的,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小。再者,在题目中我们仅仅是一名村官,对于工程项目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专业,是难以对村民反馈的问题进行调研甚至当场给出准确回应的。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向村民表示,政府工程严格把关,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去,请村民放心,我们会尽快公开相关数据,请大家稍安勿躁。接下来询问村民质疑的由来,了解并记录他们的疑惑。之后第一时间召开项目建设方、“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多方见面会,作好情况说明。最后做好总结,相关数据及时公示,做到透明公开。
各位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审身份时不做独行侠。根据题干中给考生设定的身份,决定该身份的权限及能力范围,进一步判断眼前的问题能否独立解决,给定身份无法完成的工作就需要寻求相关部门协同处理;
②审问题时不要想当然。不经验主义,根据题干表述精准定位问题,针对题干中不同主体的特点和诉求进行换位思考,解决眼前问题和根本问题。
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初步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脱离套路,答出细节答出亮点。当然,各位考生除了注意题目细节,避开常见错误之外,大量的训练才能保证审得快,答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