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全国三支一扶考试QQ群:720106500 ,免费领取全套时政资料
2019三支一扶报考省份规划方案<<<仅需10秒获取你的可报考省份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但公共基础知识点浩如烟海,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人文类常识的相关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通过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各省三支一扶备考交流平台,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1.夏:
据传禹曾受封夏伯,因而用“夏”称其政权。另有一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因而称夏。
2.商:
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就以商来命名其部族了。汤灭夏之后,就以商为国名。盘庚迁殷之后,又称“殷”或“殷商”。另一说,商人善于经商,因以为名。
3.周: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商之后就以“周”命名。周国分两段,前期都城在镐京,后期在洛邑,因为镐京在洛邑西面,所以又称“西周”“东周”。
4.秦:
秦原来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孝王把秦谷一带分封给他,因以为名。
5.汉: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之后刘邦战胜项羽,统一中国,国号就叫“汉”。汉分为两段,前段都城在长安,后段都城在洛阳,长安在洛阳西面,所以又称“西汉”和“东汉”。
6.魏: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魏王”,曹丕代汉之后便称“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