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人文 >

2019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中国的原始社会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9-01-23

二.早期智人时期

早期智人,又叫“古人”,时间大概在距今30万年到5万年之间,以丁村人为代表。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因发现地点,这一古人类被命名为“丁村人”,其生存年代距今约1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期中期。“丁村人”使用的仍然是打制石器,但较“北京人”有很大进步。“丁村人”摆脱了原始群居,不再是乱婚,进入到血族群婚阶段,即同辈男女包括兄弟姐妹才能结婚。这种“血缘家族”是由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过渡的重要环节。

三.晚期智人时期

晚期智人又称“新人”,其生活年代距今5万年到1万年之间,处于旧石器末期与新石器时期的初期。晚期智人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几乎都有其生活的足迹,其中山顶洞人是“新人”阶段的代表。“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人”的故乡,居住在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一个山洞里,处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距今约1.8万年。“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使用钻孔、磨光新技术,制造石器、骨器,懂得人工取火。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稳固、持久的集团,过着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

四.氏族公社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另一个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是以母系血缘计算,人们只知道其母,不知其父,男子外婚到另一个氏族,女性是生产活动、公共财产的主持者。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最突出的是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前者代表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后者代表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其中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面貌的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5000年至3000年。其遗址以河南省和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位于今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东北,是距今约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的母系公社的典型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今陕西西安半坡村,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半坡氏族的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够制造和使用弓箭;种植蔬菜和粟;饲养猪、狗、牛、羊等;已使用彩陶;会建造房屋。半坡氏族的人们形成村落,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