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法律 >

2019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关于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几点注意事项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9-04-11

加全国三支一扶考试QQ群,免费领取全套时政资料

关注微信号【中公三支一扶考试】,领取时政备考资料

2019三支一扶报考省份规划方案<<<仅需10秒获取你的可报考省份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其中法律知识是重点内容,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每个考生的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各省三支一扶备考交流平台,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刑法的重点内容,每年的事业单位考试很大程度上要涉及到,而这一部分内容初学会简单,但做题时有时抽象,要具体情形地深入分析,尤其涉及到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分,学生有时只停留在从“未遂是被动放弃,中止是主动放弃”上,并未真正懂得什么是被动和主动,从而导致题目做错。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我将用试题的形式来具体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试题再现】陈某欲去一户人家偷盗,正准备撬门,突然听到楼下有走动的声音,陈某以为主人回来,心生恐惧,放弃偷盗,转身离开,陈某的行为构成( )【2015年】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答案】C。解析:此题即考察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盗窃罪的既遂为控制受害人财物,陈某并未撬开门,没有窃得财物,并未既遂,所以不选D。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都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动放弃犯罪,此题的关键是判断陈某是主动放弃犯罪还是被动放弃犯罪。陈某放弃犯罪是由于心生恐惧,心生恐惧是主观层面的意志,而被动放弃是客观原因导致犯罪无继续下去的可能。并没有客观原因、主观以外的原因导致陈某无继续犯罪的可能,所以陈某是主动放弃犯罪,为犯罪中止,排除A、B选项。故本题答案为C。

【方法总结】对于此类题,行为人基于主观原因,例如恐惧、羞耻心、慑于法律的威严等放弃犯罪,都为主动放弃。

【小试牛刀】赵某在屋里试图强奸一女性,这是赵某的两岁的女儿走进来,赵某羞耻,放弃犯罪。赵某的行为为犯罪未遂【2013年】

【答案】错误。解析:赵某放弃犯罪是由于羞耻心,这是主观方面的内容,并不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犯罪继续不下去,在那种情况下,赵某完全可以克服自己的羞耻心,继续犯罪,在赵某还有继续犯罪可能的情形下赵某放弃,是主动放弃,应为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为错误。

中公教育点评:学员做这种题记住关键点:恐惧、羞耻心、怕受到法律制裁等这些主观因素作用下的放弃都为主动放弃,因为在这些情形下,行为人还有继续犯罪的可能,并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犯罪无法完成。

相关推荐>>>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之宠物犯错赔礼道歉就行吗?

查看更多>>>

2019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是什么?

2019年三支一扶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2019年三支一扶报考条件是什么?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