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政治 >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8-02-02

3、从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这个分类是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分类,它是考试中常考的内容,因此咱们同学要着重把握这一点。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非意识形态是指反映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各自有那么多东西,如何记住?有没有技巧呢?如果在题目中让你从4个选项选出属于意识形态是哪个?到底如何区分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呢。我们有一个标准即看该选项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即属于非意识形态;如果不相同即是意识形态。比如我们那刚才讲的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来说,很明显在中国和美国,道德是不一样的,我国强调集体主义,美国则偏重个人主义。再比如,语言学在中国和美国则是一样的。

好,以上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容。

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这里简单地来说,就是社会存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试想一个国家如果生产方式很落后,一般而言其精神世界也不会多发达。反之,精神世界就相对会更丰富些。就像我们个人如果自己生活的很差,连温饱都是问题,都快饿死啦,哪还有心思娱乐呢?反之,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会更丰富些。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阻碍作用。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