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人文 >

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古代选官制度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8-07-23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但公共基础知识点浩如烟海,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人文类常识的相关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720106500 甘肃三支群:521311702 江西三支群:438514714 安徽三支群:416137257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吉林三支群:330642588 内蒙三支群:641410503 贵州三支群:374685784

更多省份群:点击添加

一、考试形势分析

古代选官制度,该部分的考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次开始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最好进行条理化的梳理学习。

二、相关知识和考点的解析

建立行之有效的选官制度,适时培养和选拔合适的人才,对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古代社会中,历朝历代统治者极为重视的问题。

中国古代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选官制度体系,对后世乃至世界各国选才用人制度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1、选官标准

标准由重家世、财产、名望到才学的转变,已逐渐趋向公平、客观。

2、古代选官的形式

世袭罔替、征召(天子请京)

辟举(相府等机关,僚属自用,布衣和做过高官的人均可)

察举(为官之人识才上举)、孝廉(基层官)

吏员(各机关先以吏服后效为官)

任子(与上恩典相关荐举其子得出身后世为之荫)

技员(自有专长或机关中学成擢用相途,仅限一途。如天文、历法、医学等)

捐纳(空名)等,此法多选择通常之才。

若选非常之才,须借助于学校和科举。

3、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详见下表)。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