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名:苏中战役。
毛泽东亲笔起草电报发给我各大战区首长,“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战役时间: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是我军困难弱势时间,取得辉煌胜利。为全军树立示范作用。
参战双方:华中野战军第1、6师和第7、10纵队,后增调第5旅;国民党军第1绥靖区5个整编师15个旅。
歼敌数量:歼灭敌近7个旅和5个交警大队共5.3万余人。
入选理由:华中野战军以3万多人的兵力对付国民党军12万余人,七战七捷,歼敌数量达到我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76倍,首创解放战争以来一次战役歼敌之多的记录,也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苏中战役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被动不利的情况下,具有战略试探性质,在实践中形成和确立了我军内线作战的战略方针,并总结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战经验。所以毛泽东亲笔起草电报发给我各大战区首长,“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第五名:莱芜战役。
林彪发出“粟裕尽打神仙战”的感慨。
战役时间:1947年2月20日至23日。
入选理由: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内线防御作战时期第一次战役歼敌数量最多的战例,用诱敌出城战法,仅用3天时间,以临沂一座空城、伤亡8000多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近6万人的光辉胜利。速度之快、歼敌之多、代价之小,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作战的空前记录。“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舍南取北、避强击弱,粟裕战役指挥之巧妙之精准令人称奇。无怪乎林彪发出“粟裕尽打神仙战”的感慨。
第六名:晋中战役。
毛泽东等给予高度赞扬。
战役时间:1948年6月11日至7月21日。
入选理由:晋中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场大规模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的典范之作,徐向前仅用6万余人的兵力,在40天的时间里歼灭阎锡山部10万之众,战术运用灵活机动,是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是役徐向前的军事指挥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毛泽东等给予高度赞扬。
第七名:济南战役。
周恩来认为:济南战役是国、共的第一次大诀战序幕。
战役时间:1948年9月16日至24日。
入选理由:我军第一次攻取大城市长春未成功后,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攻城打援战例,华东野战军从“七月分兵”后重新完成了兵力集结,参战兵力达32万人,超过了敌济南守军和可能增援敌之总数(约28万人),第一次实现了华东战场我军兵力较之敌军占优势。粟裕以56%的兵力打援,只用44%的兵力攻城的独特部署也让援敌望而却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