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认清形势,专注备考。
有的考生在面试准备的过程中都是专注于自己的失误,这样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失败和退步,经常会有一种很崩溃的感觉。这种情况是考生本身专注的方向不对。考生要踏实一些,哪怕是今天看了两条新闻,答了几道题,只要经过了认真思考就是有进步的,至少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考生要多拿现在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对比,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进步上,心态也会有很好的转变和提高。切莫只看到别人比自己答得好就灰心丧气,要知道你看到的并不是你真实的对手。或许你的对手是个面试高手,那笔试、面试都技不如人,输了也没什么遗憾的;或许你的对手远不如你,这时候你只要稳定发挥即可;或许你跟对手半斤八两,这时候不可控的因素很多,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对手怎么样我们控制不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变得更强。所以认清楚了形式,就无需哀愁怨愤,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专注备考。实力能带给你足够的自信。
二、技巧篇
很多需要“逆袭”的考生之所以考前焦虑,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己能力不够自信,总觉得自己的答题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下面从解题方面和操作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
技巧一:解题方面
不同的题型解题方法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下面举例说明一下重要的注意事项:
1.综合分析,注意审题。如果是社会现象,就抓住核心话题;如果是政策题就抓住目的和手段;如果是观点类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观点,切不可随风倒。
2.计划组织,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近几年的计划组织题目问法比较新颖,一定要针对性作答,不用面面俱到,但要重点突出,切忌模式化。
3.漫画题,立意要准,题目尽可能优化,多联系社会实际,不要空谈道理。
4.服务意识与技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直接按照平时练习的题目答套路。
5.应变能力,破题需要简短有力,分清事情轻重缓急,处理问题要完整,不能点到即止。
6.沟通能力,一定要换位思考,把握对方思想、诉求。如果是现场模拟,开头寒暄不要太长,中间分析问题要注意措辞,最后结尾不要总去吃饭,要针对沟通重点强化劝说效果。
7.微材料,关键信息提炼要言简意赅,不要大段重复材料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