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全国三支一扶考试QQ群:720106500 ,免费领取全套时政资料
2019三支一扶报考省份规划方案<<<仅需10秒获取你的可报考省份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其中法律知识是重点内容,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每个考生的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各省三支一扶备考交流平台,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公基法律考试中,往往会涉及到法理,尤其是法的正式渊源,更是考试的重点。今天我们就对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大家备考。
一、法的正式渊源的含义
法的渊源即法的形式渊源,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各种法的渊源在法律形式上的明确程度,可以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立法机关或立法主体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条约等。接下来我们主要对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进行学习和记忆。
二、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记忆方法:法的正式渊源其制定主体各有不同,速记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其实就是对其制定主体进行区分记忆,只要能够记住制定主体,中国法的正式渊源的考点一定可以轻松拿下。
1、宪法
制定修改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注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只能作为宪法的解释主体和提议解释主体,并不能直接进行宪法的修改和制定。
2、法律
制定主体: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注意:法律的制定主体相对于法律来说,除了全人大,还有全人常的参与。一个制定的是基本法,一个是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
3、行政法规
制定主体:国务院
注意: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比较容易记忆,就是我们最高的行政机关——国务院,但是行政法是法律,制定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一点不要弄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