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528238721 | 甘肃三支群:558565520 | 江西三支群:598762742 | 安徽三支群:383692672 |
山东三支群:375448391 | 吉林三支群:188632387 | 河南三支群:369584825 | 贵州三支群:570688423 |
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哲考察中一直是重点与难点。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离不开矛盾分析法,今天中公教育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矛盾规律的第一个重要考点——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例如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噪”和“鸣”恰恰反衬了森林的“幽”与“静”。“噪”与“静”,“鸣”与“幽”既对立,又统一。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与矛盾定义紧密相连。就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就必须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即同一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例如,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武”由“止、弋”组成。弋即戈,是一种带长柄的兵器。“武”即武力、战争,其本意却是停止战争,求得和平。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力争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几个例子就告诉我们,不管是有和无也好,还是难和易、大和小、长和短、高和矮、胖和瘦、美与丑,真理与谬误、战争与和平等等,事物总是包含两个方面,有高才会有矮,没有高,也就无所谓矮。这即是同一性的第一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