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中公三支一扶
导航

位置: 三支一扶 >备考技巧 > 公基 > 政治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如何区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2017-11-10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同时还可领取下载备考手册PDF版

全国三支群:528238721 甘肃三支群:558565520 江西三支群:598762742 安徽三支群:383692672
山东三支群:375448391 吉林三支群:188632387 河南三支群:369584825 贵州三支群:57068842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察中,认识论是绕不开的,而认识论中除了“实践”这个高频考点之外,“认识”的含义和特征也经常会出现在考试题当中。在平时做题当中,同学们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理解很模糊,经常容易选错答案。

其实认识的这两个性质区别是很大的。认识的反复性强调的是“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多次才能完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要经历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与之相对应的是认识的无限性。所谓认识的无限性指的是“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随之不断发展”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的认识是无限的,永无止境,世界在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在发展。所以在做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理解题意,然后才能选出正确选项。

例如下面这道题:

手机最初只是作为电话使用,仅仅具有通话的功能。后来,人们感到随处携带照相机并不是很方便,便又在手机上开发出照相功能。再后来,人们又在手机上开发出MP3,这样每一个人就可以随时随地欣赏自己喜爱的歌曲了。这说明

A.认识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B.认识具有直观性和能动性

C.认识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快捷入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