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面试环节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精心准备了三支一扶面试指导,供考生参考复习,帮助考生轻松备战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
全国三支群:528238721 | 甘肃三支群:558565520 | 江西三支群:598762742 | 安徽三支群:383692672 |
山东三支群:601370117 | 吉林三支群:188632387 | 河南三支群:369584825 | 贵州三支群:570688423 |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生答题的针对性是考官评判考生分数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什么是针对性?缺乏针对性的表现有哪些?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在此进行分析。
第一,什么是针对性?
所谓的针对性是指在答题的过程中,所表达的观点,所论述的内容是切合题目背景和要求的,是符合考官出题的初衷和期望。换句话说,所谓的针对性就是指所说的话,所回答的内容都要和题目紧密相关。
第二,缺乏针对性的表现有哪些?
那么怎样才叫缺乏针对性呢?按照之前对于针对性的理解,所谓的缺乏针对性就是指考生在答题时脱离题目泛泛而谈,说一些似是而非的与题目关系不大的话。比如考生经常出现的缺乏针对性的情况有,在作答综合分析题目时,无论什么题目都会在分析原因、对策的时候都朝“思想”、“制度”等方面去找,而不考虑题目本身;在答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题目的时候,比如宣传题目,不考虑宣传的对象和范围,一律只考虑采用媒介、实物等宣传方式;在回答应变能力题目,最后“总结预防”的时候总是套路性的说一两句“我会在此次事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等。这样的缺乏针对性的回答必定会给考官留下敷衍、套路、缺乏思考等不良印象。
